找到相关内容922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业三福变化气质

    ,但是得有个次第。我们提出精中求博,在解门当中,先从净土五经一论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思想入手,在解门当中建立一个正信正知正见,把信牢牢地扎根下来,令其产生信心的力量,不受一切其他的见解和法门的动摇。在...

    大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184660.html
  • 生死“认命”与生死智慧

    与心安;但要从对死亡之“认”上升为对死亡之“命”的体认,还非得建构起生死本体论,以获得对死亡的超越。中国道家学者认为:人们必须拥有本体之“道”的观念,意识到这是“万物之”、“万化之本”,而人之“生”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2384687.html
  • 黄金珠绳上的摩尼宝——历代多智钦仁波切事迹简介

    坐直了腰板,整个上半身穿入了山岩中,仿佛入于烂泥一般。仁波切的袈裟、头甚至每头发的印痕都清晰地留在了岩石上,这些印痕至今尚在。诸如此类的神变无穷无尽,如同莲花生大士本人在世。因此,在果洛一带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585108.html
  • 信仰和知识——单纯理性限制内的宗教的两个来源

    由此而来的是对这些地点中的一个两难问题的领会,比如,荒漠中的荒漠,在那里人们既不能也不应该看到应该或能够--可能--发生的事情。这就是仍然任其发生的事情。)   10.如果,几乎所有从上讲属地中海...自己的地位、身体和稳定的方言(金刚不坏,平安,纯洁,干净)。这种极端化播撒死亡并且用一个怪罪自己血肉之躯的绝望(自我免疫)的动作引发自我解构:如同为着拔掉“拔根”的,并且重新拥有生命的不受触犯和安全的...

    德里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3985628.html
  • 藏区多元宗教共存之历史与现况

    ,内有13柱子,整个建筑占地面积有285平方米,堂内铺有大型地毯,西壁挂有麦加天房挂毯,北侧设有阿訇讲经的台座,呈现一派洁净清雅之氛围。可以说,拉萨清真大寺为所有定居或旅居在拉萨市内的伊斯兰教信仰者...

    尕藏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4685641.html
  • 弥陀本愿威神力(四十八愿) 浅注

    无富日,善恶报应之说虚矣。······“寄库”之说,寄此库也。世人何以不省?”   真念佛者。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以以信愿行净土三资粮。三为念佛法门之法要。以不怀疑,不夹杂,不中断。...。   发菩提心;   是悯众生之苦的悲心驱使并促进行者激发菩提心。悲心是菩提心的核心动力。悲心能促成威猛的凝聚力与推动力。使菩提心者道固而不退。   《大毗卢遮那经》云;“菩提为因,大悲为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5885659.html
  • 《马祖语录》释义

    不知圣心本无地位、因果、阶级心量,妄想修因证果,住其空定,八万劫二万劫,虽即巳悟,却迷。诸菩萨观如地狱苦,沉空滞寂,不见佛性。若是上众生,忽遇善知识指示,言下领会,更不历于阶级、地位,顿悟本性。故经云...

    刘泽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2486235.html
  • 学《心经》用《心经》

    字面上来讲,都属于认识范畴的概念。能观是智,所观是境。能观是智,包括器官的“眼耳鼻舌身意”及其功能。器官和功能佛教叫与识,意根指的是四种心中的“肉团心”。现代科学是把意识的功能归结于大脑,佛教的讲法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39.html
  • 本初佛与立体曼荼罗之一种重要研究

    彼《智度论》第十八等所说,此偈颂举苦集减三谛而摄道谛于其中,谓佛一代说法之干之四谛原理,即包含于此一偈之中也。佛之肉身虽减,而此大法则亘古今而不减,佛不过为悟此法者,此法即真佛身真舍利。由此等立场言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2386636.html
  • 心锽

    安乐也越小,越性急。人被环境所冲动了,不觉养成几种习惯,第一急于求财心,第二贪便利省事心,第三幸得心,欲求达到此三条的目的,于内又潜伏了一种第四窃取心。例如赌博,赌博人的心理是第一因无事乏味,心无...

    仁知居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3086996.html